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学校硬件实力最为雄厚的院部之一。秉承“惟真厚德,匠心智卓”的院训,机电工程学院致力于追求卓越的教学与工程实践,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电气控制、机器人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在沟通交流、团队合作、项目管理方面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21人,占比34%;双师型教师25人,占比40%。拥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1门;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个;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奖7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相关项目5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个;山东省科研项目7个;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300余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完成团体标准编制3部;入选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家库入库专家库11人;入选青岛市节能降碳专家库5人;入选青岛市科普个人专家库5人,3D技术科普工作室入选团队专家库;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三等奖者多人,荣获国家、省各级创新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累计近百人次。

近几年,着眼于服务区域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围绕智能制造,深入发展数字化设计、制造自动化、电气检测与控制,新能源技术、机器人集成制造和智能控制,我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赋能智慧城市发展为目标,通过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以产教融合为手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机电人凭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人精神,正接连取得优异的成绩。

校企合作:

我们与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山东华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乔治费歇尔精密机床(上海)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三山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斯图加特航空自动化(青岛)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等多家国际一流制造业企业合作,重点对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专业建设,发展学院智能制造特色。2022年“数字化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开设专业

师资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双师型教师占38%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者占33%,有海外留学背景者多名。教师团队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奖7项。教师个人荣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者3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者3人,山东省青年教师多媒体大赛二等奖者1人,山东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者1人。教师个人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创新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累计达数十人次。

李明东

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博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工程硕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学士 青岛市机械电子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曾在诺基亚、英特尔、飞利浦、岱诺等公司工作,担任高级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研发总监、首席技术官等职务 曾担任上海市浦东高新技术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计算机协会普适计算分会理事 发表专业论文18篇,授权国内外专利28项,其中国内外发明专利7项 两次主持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两次获得上海市创造发明杯

孙晋美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参与省级项目4项,获省级奖项4项青岛市节能降碳专家库专家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家库专家13年教学经验

梅宁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工学博士 大连理工大学造船系工学硕士 大连理工大学造船系工学学士 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理事 山东省科技场馆协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节能协会理事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 《热科学与技术》编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编委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海洋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任教于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曾先后任职于美国罗得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国Ecola Centrala de NANTES、英国Strathclyde大学、美国IOWA州立大学访问教授 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1项、市级3项 发表专业论文14篇,发明专利9项

王建平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德国注册电气工程师 发明制作量子光学治疗仪和药物分析仪 三项发明专利,多次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

陆建辉

教授

青岛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学士 在国家重点科研企业从事十余年产品研发工作,担任总体工艺室副主任、产品结构总工艺师,实践经验丰富。 曾就职于中国海洋大学,受聘硕士研究生导师,期间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任务等多项科研任务,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康东

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电力系统保护工程方向博士学位 电气工程师,加拿大注册工程师

白彧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里昂中央理工大学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1年海外工作经验,3年国内工作经验

教学特色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赋能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学校定位为引领,秉承“惟真厚德、砺行致远、交叉融合、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契合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构建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了数字化设计制造、智能制造与检测、机器人辅助制造、自动化精密加工的专业发展方向,不断践行高影响力教学实践,构筑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高地,旨在培养精于智能制造集成解决方案的应用型特色人才。

硬件设施

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两大实训基地和31个专业实验室,范围涵盖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机器人和电气控制等实习或实验项目,为专业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提供了优质条件。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DMG五轴加工中心、HEXAGON智教数控五轴模拟机、Mazak数控机床FANUC/ABB/KUKA工业机器人单机和实训平台等国际知名品牌实训设备,还有MTS力学试验机、牛津光谱仪、HEXAGON三坐标测量机、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智能带传动效率测试实验系统、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液压试验台等先进实验设备。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要,所有实验实训区域都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主使用这些设备完成课题任务、项目工作、备战竞赛等,经过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即能达到初级工程师水平。

毕业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更加旺盛。我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涉及各行各业,如汽车制造、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电力、通讯、机器人、新能源等各种传统和新兴产业等。经过3-5年的历练和发展,部分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主管的中坚力量。此外,也有优秀毕业生选择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升学代表院校(部分):

香港浸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海大学、湖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

毕业生入职企业(部分):

中车集团、国家电网、徐工集团、海尔集团、歌尔股份、特锐德电气股份、鼎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鸿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青岛软控股份

新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