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工程

概况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顺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和国际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新兴好专业,以研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先进自动化的应用为目标,是集智能感知、优化控制与系统设计等问题为一体的多领域交叉的前沿学科。本专业秉承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质优良、综合素养全面,具有创新意识、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什么选择机器人工程?

  • “工业4.0”战略背景下,我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需求被加速激发,本专业专注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大背景中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先进机械电子技术和应用与发展,为学生在飞速发展、复杂变化、智能技术驱动的未来世界和行业中成为职业高手做好准备。
  • 接受机器人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机器人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 通过注重实践和应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研发和真实行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
  • 设有“机器人产业学院”,先进的机器人专业实训平台,具有工信部网络培训中心工业机器人程序员(高级)培训资质。
  • 融合机械、控制、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拥有一支集工程师实践经验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素养于一身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 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青岛市机器人学会理事单位,依靠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对接青岛及山东地区优质企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建立完整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本信息

  •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 学习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 年
  • 学位证书 机器人工程(工学学士)

知识与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以下能力:

  • 掌握自动化控制、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的核心理论和知识,如电子技术、微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视觉与图像处理、机器人仿真技术等。
  • 能够进行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应用。
  • 通过专业开设的实习、课程设计、实验等科目中获得创新理念与实践技能。
  • 教学过程通过分组、团队协作,获得优良的沟通、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专业负责人寄语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革命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机器人正发展成为人类的伙伴,他们有智慧、有个性、有行为能力,甚至还有情感,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或许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间已经对世界造成的改变。欢迎来到青岛城市学院美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相信经过我们四年的共同努力,这里将成为你成就梦想的地方。在读书求学的岁月里,永远记住曾点燃过自己心灵的温暖阳光!”

郭世永

课程设置

第一学年

一年级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

第二学年
  • 电路原理
  • 模拟电子技术(双语)
  • 数字电子技术(双语)
  • 工程图学基础
  • 程序设计基础(C)
  • 机械基础(含力学)
  • 电机与拖动基础
  • 机器人学基础
  • 自动控制原理(双语)
可供选择选修课:
  • MATLAB软件及应用
  • Python编程
  • 工业网络控制技术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EPLAN电气设计
  • 机器人传感技术
  • 英语口语进阶
第三学年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双语)
  • 电力电子技术
  • PLC原理与应用
  • ROS与机器人编程(双语)
  • 工业机器人控制与应用
  • 嵌入式控制与应用
  • 机器视觉技术
  • 运动控制系统
可供选择选修课: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机器人前沿讲座
  • 科技文献及专利检索
  • 机器人三维建模与仿真
  • 雅思英语
第四学年
必修课:
  • 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
  • 项目管理与应用
  • 毕业设计
可供选择选修课:
  • 现代控制理论
  •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
  • 机器人故障诊断与维护
  • 机器人工程专业英语
  • 焊接机器人基础

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器人设计研究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开发、安装、调试、维护、技术管理和销售运营等岗位工作。

以本科阶段学习为基础,可继续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机器人工程领域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