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建筑学专业以“国际化、特色化、实战化”为核心理念,培养满足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信息素养,掌握建筑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建筑设计基本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知识体系,具备初步建筑设计能力和初步研究开发能力,集“创新实干、跨界整合、自我完善”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建筑设计专门人才。
在本课程的设计教学中,以数字化建筑、建筑策划与方案设计、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建筑设计实务四个不同方向的工作室为中心,秉承“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学生量身定位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
为什么选择建筑学?
- 良好的发展前景。建筑学专业一直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和建筑产品工业化成为主流。带有重复性劳动性质的工作岗位被快速替代,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将更具有发展前景和无限的生命力。
- 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学课程教学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导向”开展,致力于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素质和兴趣特点,制定“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尊重学生个体化,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个人发展。低年级专业课以“启发兴趣、动手实验、夯实基础、养成习惯、开拓视野、树立目标”为导向;中高年级课程除了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点以外,更加关注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
-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特色。本专业定位于培养 “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实战化+综合化”的综合性人才,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培养体系;实施双语教学;开设参数化设计和BIM课程,注重对学生多元复合能力与个人素质的提升。
- 拥有较为强大的师资队伍。多名教师都获得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证书。近年来,我们引进了包含海归博士在内的多名具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同时,聘请了多名国内外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资深建筑师、规划师为兼职教授,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完善的配套设施。目前拥有建筑模型实验室、木工营造实验室、砌筑及混凝土实验室、BIM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等,相应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教学和实验条件优越。
基本信息
- 学院 建筑学院
- 学习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5 年
- 学位证书 建筑学(工学学士)
知识与技能
本专业毕业生将具备以下能力:
- 掌握建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通用技术体系;掌握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掌握建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通用技术体系,了解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 掌握建筑领域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具备创新意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过程中的复杂问题。。
- 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外语表达与沟通交流能力。
- 具备正确的建筑观和职业操守,熟悉建筑师业务流程及工作内容,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适应行业发展对本专业的人才要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自我提升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素养。
专业负责人寄语
“建筑学是一门融合了科技和艺术的专业,是为了培养职业建筑师而设立的。建筑学专业在建筑工程行业各专业中具有无可争辩的领衔地位。因此,一个真正的建筑师必须具备多方面优秀素质、高贵品格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青岛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对学生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未来必须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设计实战能力和整合多种专业资源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一起不懈努力的坚实目标。——选择建筑学专业,给世界留下不朽的传奇!”
宋寅早
课程设置
- 第一学年
-
一年级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建筑设计初步、美术
- 第二学年
-
- 建筑学概论(双语)
- 建筑制图与表达
- 建筑表现基础
- 建筑力学
- 建筑设计(1-2)
- 建筑设计原理(1)
- 外国建筑史(1)(双语)
- 建筑材料与设计
- 室内设计原理
- 建筑数字技术(1-2)(双语)
- 室内软装设计
- 认识实习
- 模型制作实习
- 城市与建筑考察实习
- 第三学年
-
- 建筑设计(3-4)
- 建筑构造(1)
- 建筑设计原理(2)
- 外国建筑史(2)(双语)
- 中国建筑史
- 建筑构造(2)
- 场地规划与设计(双语)
- 西方艺术史
- 历史建筑保护概论(双语)
- 建筑设备
- 城乡规划原理
- 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双语)
- 家具与陈设
- 中外古典园林分析
-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双语)
- 景观建筑学
- 营造实习
- 建筑测绘实习
- 专业院校交流考察实习
- 第四学年
-
- 建筑设计(5-6)(双语)
- 建筑结构与选型
- 城市设计概论
- 建筑物理
- 可持续建筑概论
-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
- 照明设计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 建筑施工技术
-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
- 人类聚居环境学
- 预制装配式结构概论
- 智能化建筑概论(双语)
- 建筑策划
- 城市与建筑评析(双语)
- 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
- 交互展示设计
- 空间句法及其应用(双语)
- 建筑法规与实务
- 建筑施工图抄绘实习
- 名校毕业设计考察实习
- 第五学年
-
- 建筑师职业实践实习
- 毕业实习
- 毕业设计(论文)(双语)
就业
就业范围广。学生毕业后多数前往一线城市的设计单位就职,能在设计单位、地产开发、古建保护、科研机构、文化传播、行政管理、外资机构、政府部分、事业单位等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与之相关的工作。
就业形势好。建筑系历届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就业范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青岛等大城市和全国各地的建筑设计、城市管理等企业和部门,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多数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受到较高的评价。
考研升学率较高。近年来毕业生升学就读研究生比例较高,2021年毕业生升研率超过18%(含出国深造)。
可推荐就业。目前已与20多家建筑行业内的优质企业签定校企合作协议并建立深度合作,巩固了我系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可选择出国深造。本专业拥有强大的海归教师资源,可为出国留学深造创造便利并提供各种支持、引导服务。